新笔趣阁 > 军史小说 > 我成了大明勋戚 > 357 出使和谈 (二合一)(3/5)

357 出使和谈 (二合一)(3/5)

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笔趣阁在线收听!
谋略,实在不适合直脑筋的蒙古人。

“明国有句古语,叫做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”

“利用和谈为借口,你今晚率领兵马趁着夜色绕过西北,直扑内城的阜成门。”

“阜成门?”

听到是进攻这座城门,阿剌知院脸上的疑惑神情更甚了。

“太师,战前不是说过主攻方向为德胜门跟西直门,直扑阜成门大军要绕行很长一段距离,很消耗儿郎们的体力。”

外城的广宁门就在西边方向,绕过外城防线去进攻同为西北方向的德胜门跟西直门,蒙古大军就不需要“长途跋涉”。

要知道京师可不是什么小城,整个内城的城墙周长高达四十八里。大战期间将士们又不可能卸甲,穿着数十斤甲胃行军对于体力消耗很大,更别论紧接着还要攻城。

所以蒙古将领们战前制定计划的时候,从未考虑过进攻阜成门等地方,也先这相当于临阵变卦。

“阜成门的守将是前神机营都督顾兴祖,现担任京师卫戍副总兵。此人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,定然没有与城门共存亡的决心,攻打此处就是最好的突破口。”

也先语气平静的说出自己的理由,可这番话听在阿剌知院耳中,就有些震惊了。太师是如何得知明军京师九门的部署,并且就连守将的性格资历都了如指掌?

“太师眼光,如同狼王一般敏锐!”

阿剌知院敬佩的称赞一句,瓦刺部落有也先这样的首领,何愁无法重现大元荣光?

“准备派人去通知明国和谈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短短一刻钟后,朝廷方面就收到了也先的和谈请求,望着还盖有朱祁镇皇帝之宝的国书,景泰帝朱祁玉只感到头疼无比,最麻烦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。

“成敬,你对此事有何看法?”

朱祁玉身边没有足够亲近的心腹重臣,只能把求助的方向放在宦官成敬身上。

成敬乃进士出身,如果不是当年莫名卷入汉王叛乱遭受腐刑,说不定今日也能位列阁部大臣。

就如同当初的朱祁镇看待王振一样,现在的朱祁玉同样没有把成敬当做普通的太监看待,老师跟臣子的情感夹杂。

唯一不同点在于,没有那份朦胧的“父子”亲情。

“陛下,太后时刻关注着和议进程,对于瓦刺的请求我们不能置之不理。”

孙太后虽然时不时的插手前朝之事,但客观而言除了儿子朱祁镇,她对于确实没有什么权力 ,更没兴趣搞临朝称制。

当然,有没有兴趣是一回事,有没有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如果朱祁玉无视孙太后的“爱子心切”,那么引发的后果就很严重,甚至能剥夺他的皇权搞垂帘听政。

“那派出沉忆辰出使敌营和议?”

让沉忆辰担当和议大臣,是朱祁玉早就计划好的事情,只不过一直想尽办法能拖就拖。

毕竟出使大臣见到朱祁镇后,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,万一蒙古鞑虏脑子一热,真就把太上皇给放回来了怎么办?
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朱祁玉对于和议之事,无论孙太后如何急切,他都一拖再拖。

结果现在蒙古鞑虏主动提及和谈,看来是拖不下去了。

“奴婢建议,最好是派出几名低品阶官员做做样子即可,暂且还不需要动用少司马。”

反正和议只是为了给孙太后一个交代,派谁去谈不是谈?

听着成敬的建议,朱祁玉思索了下,然后点点头道:“确实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,就依你所言。”

于是乎朱祁玉下令礼部员外郎王复、鸿胪寺少卿赵荣两人出城参拜太上皇,并且与蒙古太师也先进行和谈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我成了大明勋戚》 最新章节357 出使和谈 (二合一)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85_385202/359_3.html

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