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军史小说 > 我成了大明勋戚 > 223 钞关地产(二合一)(3/4)

223 钞关地产(二合一)(3/4)

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笔趣阁在线收听!
“汪兄不必如此客气,还请快快起身!”

沉忆辰热情无比的把汪志道从地上扶起,满面笑容没有丝毫的官架子,简直随和到了极点。

他的这副模样,却让在场的阳谷县官吏神情复杂。

当初在驿站就是被这笑容给骗了,还以为是个年轻官二代软柿子,结果一套恩威并施组合拳打下来,现如今县衙上下全都老实了。

沉忆辰的这种亲民态度,自然让汪志道受宠若惊,连称不敢当。

要知道山东地界还在盛传着沉忆辰铁面无私,为民除害杖毙了县令孟安维。汪志道本来还以为对方官威甚重,连买来的功名都不敢用,卑微的自称草民。

现在看来沉忆辰的形象,好像与外界流传的大不相同,堂堂绯袍大员如此礼遇自己这末等商人,也太礼贤下士吧。

双方入座之后,沉忆辰开门见山说道:“本官意图想必汪兄已经很清楚,如今张秋镇百废待兴,就不绕圈子说话了。”

“不知汪兄能做成一笔多大的买卖?”

沉忆辰这种简单粗暴的问法,着实又让汪志道开了眼界。难怪短短时间之内,阳谷县境内灾民悉数获得救济,目光所及之处一副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。

能有此剧变,看来跟状元公的性格有关,雷令风行!

“佥宪大老爷能拿出多少盐,草民就能做多大的生意。”

别的汪志道不敢口出狂言,要论起运河上做盐务买卖,他有着绝对的自信。

“好,汪兄果然大手笔!”

“本官每月能提供两万石盐,并且每月阳谷县还有着数十万民众衣食所需,汪兄如若能运来米粮肉食,本官可以全部交由你来供应。”

明朝前中期大多数情况下,都是遵循着以物换物的原则,沉忆辰现在继续米粮肉食,刚好可以用盐与汪志道进行交换。

按照明朝官盐每石二两的定价,这就是四万两白银的大生意,再加上数十万人的衣食住行,每个月交易量折合下来能达到六至七万两。

一般运河上的小商家,还真吃不下来。

只是沉忆辰的这番言语,让在场的卞和、姜沛等人,神情有些不太自然。

因为目前沉忆辰手中,别说两万石盐了,就连两石盐都没有。见过画大饼打空头支票的,还真没见过吹的这么狠的,万一山东都转运盐使司旗下盐场没“抢”过来,拿什么去支付两万石的盐引?

果然无事献殷勤,非奸即盗,沉忆辰表现的越热情,就越有奸商的潜质。

汪志道完全没有怀疑沉忆辰在空手套白狼,他在听完对方的筹码后,立马就给出了早就商定好的报价。

“佥宪大老爷信任,草民定当竭尽所能,每月运来足量的米粮肉食。另外扬州汪氏愿出白银三万两,在张秋镇置办商铺仓储!”

这就是汪志道给出的报价,张秋镇目前废墟一片,三万两足矣彰显诚意。

没想到沉忆辰听到这个报价后,立马就摇了摇头道:“十万两,本官专门给你划分出一条街为汪氏商行。”

十万两?

汪志道简直惊呆了,哪怕在寸土寸金的京师,买下一条街的产业可能都用不了十万两,张秋镇何德何能值十万两?

“佥宪大老爷,十万两有些过多了,草民承担不起。”

汪志道不敢得罪沉忆辰,只能委婉的表达拒绝,这个看起来面和心善的状元公,属实在狮子大开口。

“除了一条街的商行,本官治水期间将打通运河山东境内钞关,汪氏每艘运船关税比以往少收五成,并且快速放行通过,不会有任何的吃拿卡要!”

明宣德四年(1429年)在运河上设立了七座钞关,从北向南依次是京师崇文门,天津河西务、山东临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我成了大明勋戚》 最新章节223 钞关地产(二合一)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85_385202/225_3.html

上一页我成了大明勋戚章节列表下一页